张家界武陵源区黄河村地处武陵山脉,交通不便,村民外出就医、购药、申报医保业务非常不易。为解决群众看病难、买药难、报销难等问题,今年5月,武陵源区在黄河村试点探索“医保快递”模式,构建起“村民动嘴、干部跑腿、快递上门”的医保服务新模式,畅通医保惠民“最后一公里”。截至7月底,“医保快递”服务为黄河村参保群众送去价值5000多元的药品,代办及经办医保业务事项100余人次,落实医疗政策待遇7.89万元,让31位重点关注对象人均每次节约买药车费60元至160元不等,获得群众一致肯定。试点成功后,今年8月份“医保快递”模式在全区15个行政村全面铺开。“医保快递”做法被新华社、人民日报客户端、湖南日报等中央和省级主流媒体广泛报道,被国家乡村振兴局等单位官网转载。
一、完善阵地建设,打造“医保快递”服务平台。通过充分整合现有服务设施和资源,区医疗保障局投入2万元能力提升专项资金在村便民服务大厅整修村级医保服务站,配备医保业务相关设备并连接医保业务网络,为办事群众提供“一门进、一站式”服务。区财政局投入2万元添置一辆电动三轮车作为“医保快递”服务专车,含车辆规范喷涂“中国医疗保障”颜色、字样、Logo及一次性购置保险、保养等相关费用。村级医保服务站为参保群众提供参保人员参保信息查询、住院医疗救助申报、异地转诊人员备案等14项经办事项和特门申请、特门费用报销、大病保险报销资料收集等4项代办事项。
二、选配精干力量,助推“医保快递”服务提升。“医保快递员”的选配由村委会推荐1名年纪轻、学历高、熟村情、肯干事的村支“两委”成员或医保专干,经乡(街道)审批,区医疗保障局备案,通过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。区财政局按照每人每年补助3600元的标准,按季度发放;区财政局每年安排2万元用于业务培训,不断提升“医保快递员”业务水平。“医保快递员”为参保群众提供送、收、购、办等便捷的医保服务。“送”即送政策、送药、送诊下乡;“收”即上门收集业务资料,建好一人一事一档;“购”即为高龄、行动不便、交通不便等人群代购药品;“办”即帮助村民完成医保业务“一次办”“一网办”“上门办”。
三、强化考核管理,保证“医保快递”服务质量。通过制定《武陵源区“医保快递”工作实施方案》《武陵源区“医保快递”管理办法(试行)》等工作制度,细化工作任务,量化考核指标,确保村级医保服务站和“医保快递”工作有序开展。区“医保快递”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医疗保障局,负责对全区“医保快递员”和各级医保服务站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,考核结果作为年度工作待遇发放的重要依据。对服务态度差、工作技术水平达不到要求的“医保快递员”予以调整;对工作成效显著、群众满意度高的“医保快递员”年终考核给予嘉奖。